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让老师深感“累觉不爱”的职称评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依欧斯 中国网教育频道 2019-06-04


老师,您评过职称吗?


是不是感觉一个“难”字了得?


当老师,评职称绝对是心里永远的痛。


我们知道,老师这行职业前景和上升的空间都很有限,对自身利益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评职。评上了高一级的职称,工资能够向上迈一个大的台阶。


但可悲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讲,整个职业生涯只有两级台阶可迈:从初职到中职,从中职到高职。


而更可悲的是,就这两级台阶,还不让你顺顺利利地去迈,在中间设置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障碍。



职称评定寒了多少一线老师的心


近年来,教师评职以及职称上附着的利益,已经成了学校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按照现行的教师工资政策,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分为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薪级工资和各种津补贴等四项。其中,薪级工资和工作年限有关,而最重要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一般直接和教师的职称挂钩,职称越高,收入越高。


也就是说,只要教师评上了高一级职称,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会挣高一级的工资。而没有评上职称的教师,无论工作多么努力,工作量多么大,只能永远处于收入最低的那个层级。


这样的现状,造成了很多老师把评上高级职称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一旦评上职称并兑现了工资,马上就想方设法离开教学一线,去轻松的教辅岗位上混日子。


而真正在一线上课的老师却挣钱最少收入最低,也极大的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一项对20多万名一线教师评职的调查结果显示,68%的教师认为职称评聘不能反映教师的真实水平,40%的教师认为从事一线教学的普通教师群体评职称最难;16%的教师认为评选过程容易产生猫腻,不公平;13%的教师认为手续太繁琐,材料太多,占据教学时间。


指标少,评价标准和流程亟需改进,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等等,都成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心头之痛。


为什么一线教师都反对评职称,是因为自己评不上吗?


“一线老师评职称太难了,名额太少,过程中有不公平现象,我每年都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还是很难评上,但职称对教师真的太重要了,工资、前途都与此相关,但有时,不是凭个人努力就能实现,真是感到累心、揪心啊。”马老师说。


 “职称评定本身的制度是好的,按理说可以激励那些用心教书的老师。可是每个学校里面每年评定职称的指标是有限的,那就意味着一个学校里面,只能有一定比例的老师能评上。那么一个老师如果想评上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就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由此也带来了很多不守规距,通过走关系,暗箱操作等途径来获得职称的现象。总而言之,职称制度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学校里实施的过程中真的还需要更加规范和透明一些,才能让广大一线教师消除疑虑,专心教书。”网友一说道。




“大家其实不是很反对职称评定,如果没有职称评定,就像各行各业一样,用什么来评价老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


而且大部分老师内心其实希望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的方法来评价老师,而不是有的老师根本不适合做班主任,为了评定职称,非要“积极”的申请做班主任;有的老师不擅长撰写各种文章和论文,非要各种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多写几篇文章,多发表在各种被认可的杂志上,也不必为买所谓的“发表文章”而多花钱。


老师更希望是通过教学管理能力来认定职称,不依靠教学年限、论文、班主任工作年限和经验、各种其他的材料来进行职称评定。如果真能做到这样,谁还会反对职称评定,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不同的职称直接影响的是老师每个月的收入。谁不想每个月多拿几百块钱?但是只有积极健康的、科学公正的方式评定的职称,才真正的能减少老师的抱怨。”网友二说道。




现行的职称评定制度弊端凸显


在中国,大家希望教师们都终生从教,但现在的高级指标基本上被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占据,普通教师要评上高级非常困难,原因到底在哪里?普通教师的高级出路在哪里?这种评选方法早已经不适合时代了,谁来挽救中国的教育?


目前的职称评定表面上看是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但实质上是教育行政部门把持着评审的全过程,或者说行政权力在起着主导作用。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也越来越变得弊大于利了。



01

僧多粥少的名额设置


教师评职第一大难题就是设置名额。


按照现行的职称制度,一个学校的教师可不可以参评高一级职称,不是先看教师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而是要先看这所学校的岗位设置。


这样有什么弊端呢?直接给你限制了名额上限,如果某职称已经满了,那么即使你再优秀,再有能力,业绩再突出也,只要没名额,就都是白搭!


那么怎么办呢?等老教师退休,空出缺口,可是一个学校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有几个?许多老师只好默默产生一丝邪恶的想法:老老师赶紧退休吧,赶紧调走吧,这样我就有名额啦!何其悲哀!


02

城乡比例偏差大


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有限额且大都向城市的重点中小学校倾斜。刚开始评定职称时,有的农村中学连一个高级教师名额都没有,有的学校有也仅一、二个而已,所占比例不过百分之二、三罢了,这使农村教师大失所望。


在给教师评定职称以前,原本教师还不那么刻意追求进城,进重点学校。城里的学校和重点中小学教师大量超编,偏远地方,乡镇学校严重缺编,只好请代课教师上课。


结果荒废了农村教育,人为地造成了城乡教育严重不公。



03

评价制度的严重缺陷


目前的职称评定存在重本本、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如某中学的一位教师,从未教过一节课,居然也评上了中教高级职称。这样的滑稽之事,在中国却比比皆是。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不与职称成正比,能力低资历浅业绩差却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评上高级职称的并不是个别现象。


教师职称评定的初衷在于激发教师竞争,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职称评定已经很不适应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了,严重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滋养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的腐败风气。

 

04

职称评定让教育大倒退


职称实行以后,中国的教育是否就等于提高了呢?不,恰恰相反,教育水平反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倒退。在一些中学,教师评上高级后,转到其它部门工作,已经不再但任课程了,或者担任一些工作较轻的课程,不再担原来的主课了。


评上职称后,让更多的老师变得懒惰,没有了责任心和同情心。看,这不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中国式的教育制度吗?


教师职称的评定,把教师的积极性都评没了,把教师的心评凉了,评痛了,师道沉伦于职称评定之中,是教育的大不幸。

 



打破教师成长“天花板”势在必行


《瞭望》2018年第32期当中的《兴安盟的教改实践》一文,写的是很多中小学教师关心的职称工资问题。


文章中提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有6个旗,县市234所学校,曾经每所农村学校都有3~5名教师做着看大门的营生,其中2~3人还是高级职称教师。很多“名师”不在一线教学,学校要聘用大量的临时代课教师。


自2017年起,该盟教改规定,


专任教师新转岗到工勤、教辅岗位的,按工勤、教辅岗位重新核定工资,不再保留教师职称工资待遇。

同时,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建立起新的绩效工资制度,学校教师和教辅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拉开了分配档次,一线教师的收入明显提高。


现在,老师们都争当班主任,要求多任课,无事闲聊的少了、小病大养的少了、要求离开一线的少了……


甚至,老师们想去一线教课,还要经层层考核、试讲、评课以及考试和社会民意调查环节,确保了一线都是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



同样的,安徽省合肥高新区在2017年全面实施的教师职称改革:


一是统一核定岗位,全区分中学、小学两个学段,核定高级及以上职称岗位;


二是统一评聘,引入第三方评审机制,分别开展职称材料评审、无生上课打分,纪委委员全程监督、全过程录像;


三是统一化解存量,对于已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人事部门核定的高级岗位数范围内,优先聘用,兑现职称待遇。



这样的改革变‘论资排辈’为‘优胜劣汰’,激发了教师活力,全年参评中学教师25名、小学教师22名,打破‘60后早评上、70后巴巴地等、8090没指望’的尴尬局面。”合肥高新区社会事业党委委员、教育处处长叶光华坦言。


“从2005年评上高级职称后,我一直在等待有岗位兑现待遇,这一等就是13年,还好我没放弃。”今年55岁的安徽省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老师刘功道说,他感受到职称改革对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体现。


正如一线老师所言,老师们并非否定职称评定制度,只是对过程中的人为设限、无用的程序、不公的现象感到“累觉不爱”。



早在今年3月10日,人社部就召开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议,对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会议明确,要完善评价标准,坚持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把品德放在首位,注重职业操守,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对工作实绩的考核,特别是在论文、外语、计算机水平要求上不搞“一刀切”,向基层一线倾斜。


会议还明确,5年内争取完成所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这对广大一线教师可谓是天大的好消息。淡化论文、注重实绩、向一线教师倾斜等变化无疑将使我们的一线教师上职称的希望大大增加。


另外有消息称:未来将在部分省市试点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打破中小学教师现有的分配制度,让收入真正向一线教书的老师倾斜的努力势在必行。


让教师职称和收入不再直接挂钩,让一线教书的老师评上最高的职称、挣最多的钱、受最多的尊敬,这才是教师职称改革的正确方向,这样的教育改革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明珠絮语.《教师职称工资,这个改革方向值得关注!》

明珠絮语.《教师评职:憋死与名额,累死与组卷!》

新华网.《安徽合肥:打破职称“论资排辈”激发教师活力》

教师君.《一线教师:职称改革,革碎了多少人的心!老师您觉得呢?》




小调查


 


关于的职称制度、工资制度、专业发展您还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编辑 | 吴雨航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综编稿件。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关注 | 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三问“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

关注 | 师德考核评议系统上线,三百六十行唯独为老师道德打分?

关注 | 抑郁症正向教师群体蔓延,谁来守护饱受病痛摧残的教师们?

深度 | 柳袁照: 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说的与做的不一样

关注 | 那些本该属于教师的休假权,谁来守护?

深度 | 一名大学毕业生万言书揭露大学生活!中国之大,何处能容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